bandao.com为什么大家对刷脸支付都如此抵触?移动支付我们已习以为常,“码付”在很多大型商超、餐饮、酒店等消费场所全面落地后bandao.com,目前越来越多的社区小超市bandao.com、烟酒店、路边摊亭,又成为了刷脸支付巨头争夺的焦点bandao.com。微信和支付宝砸下130亿bandao.com,补贴刷脸支付,而近日银联也携手各大商业银行共同推出 “刷脸付”bandao.com。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,可是公众对于刷脸支付的担忧却有增无减,到底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?
我们设想自己站在一台配备PAD显示屏的收银设备前,露脸、拍照,瞬间脸部被识别,并且报出了正确的支付宝账号,确认后就支付成功了。但是,细心的人就会想到,脸部信息已经被系统识别并存储,会不会有泄露隐患?如果有人用自己的照片对着PAD是不是就能支付成功?店主如果有摄像头拍下所有支付用户的面部影像bandao.com,会不会将来将自己的面部识别信息出售,造成未来自己的损失。更悲催的是,我们问店主,他们却也一无所知。
经过一番的大力推广之后,用户对于刷脸支付的接受度似乎仍然不高。商家店面均表示用户使用刷脸支付的次数并不多bandao.com,绝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使用手机扫码。其实公众不知道的是bandao.com,自己的面部日日暴露在外,早已成为被采集、被识别的对象bandao.com。但是若要自己主动出示自己的面部特征,便有几个0转到另一个账户中。如果以后有盗用盗刷情况怎么办?更关键是,在大数据的现在,从一张脸能挖掘出来的信息实在太多了,身份证号码、购物习惯、金融、家庭住址bandao.com、甚至性取向……
今年以来,人脸数据泄密事件屡见报端。先是国内某家提供人脸检测与人群分析的科技公司,被发现人脸识别数据库未设密码保护,导致256万用户信息泄露。
后又有报社披露,有商家在网络商城售卖人脸数据,数量达17万条。这17万条数据的详尽程度令人发指:涵盖2000人肖像bandao.com,每人约有50到100张照片;每张照片搭配一份数据,包括人脸的106处关键点,如眼睛、耳朵bandao.com、鼻子、嘴等轮廓信息bandao.com,甚至标注了性别、情绪、颜值等信息。
这些信息是怎么泄露的?小区门禁bandao.com,银行信息比对,酒店入住验证,逛商场、过马路……在许多不经意的瞬间里bandao.com,我们的脸被“刷”走了。
9月初bandao.com,支付宝方面宣布取消30亿元市场补贴规划,改为“补贴无上限”。而微信方面也宣布在2020年3月31日之前,针对刷脸支付设备“青蛙”将提供每台最高1540元的高额补贴bandao.com。另外还有消息称,微信方面的补贴金额总计约在100亿元规模上下。
在这样高额补贴下,众多一二三线城市的大型商超、地铁站自动贩卖机、连锁便利店甚至是夫妻店的收银台,都已经出现了刷脸支付的设备bandao.com。这样的布局速度无疑来自阿里和腾讯的高额补贴。可如此大的补贴力度,依然并没有消除人们的疑虑。
技术还是那个技术,用在正当的地方,可以提高效率bandao.com,造福人类;但是被“坏人”掌握了,就成为了其方便进行违法犯罪的工具bandao.com。应用目的和场景大不相同,最后技术带出的影响也有天壤之别bandao.com。就如不能说杀了人刀就是“坏刀”,而砍瓜切菜的刀就是“好刀”,关键还是怎么用这个新工具。
要想合规,首先要有规可依。然而,目前中国个人生物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散见于民法总则、网络安全法、消费者权益保以及最高法、最高检和国务院颁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中,远未形成完整体系。
首先,信息采集要在我们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完成,我们要知道是谁抓拍了我们的脸bandao.com,能否妥善保管,我们能否拒绝被刷脸bandao.com,或者中途反悔了能不能要求删除我们已经被刷走的人脸信息。
其次,刷脸者要拿这些数据做什么用,我们可能会面临什么风险,我们在用自己的哪些信息换取到了什么服务。
最后,如果有人或机构不按规矩“霸王硬刷脸”、滥用我们的信息,该如何惩治他bandao.com、如何得补偿?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